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0年 第3期

显示方式:
土坝三向渗流计算
李定方, 李袓贻, 陈平
1980, (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土坝三向空渗流(稳定渗流和非稳定渗流)问题的支配方程式以及各种边界条件的形式。根据伽略金方法原理,对土坝三向空间渗流问题按有限单元法给出数他值求解的计算公式。为了在TQ—16数字电子计算机上实现一定规模的土坝三向空间渗流的计算,扩大计算程序的功能和提高计算速度,就缩小结点带宽,加速线性代数方程组分块求解和渗流自由面的调整修改速度,做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此外,对土坝三向渗流量的计算和调整修改自由面的方法也作了较妥善的处理。最后列举计算实例,并与三向电拟试验进行比较,以示计算成果的可靠性。
有垂直防渗的强透水地基均质土坝的渗流计算
郭发明, 马秀辉
1980, (3).
摘要:
一、引言土坝渗流的水力学计算,是以达西定律和裘布依方程为基础的。后者是前者在水平不透水底板上具有自山表面的缓变流情况的应用。所以最基本的上坝渗流水力学计算公式,都是针对不透水地基上的土坝。早期的土坝,更多的是平原或阶地地区就地取土的均质坝,坝与透水地基有相同的透水性,两者之间流线近于平行,故仍可应用裘布依方程。但对于坝基透水性远大于坝体的土坝,其渗流条件不服从裘布依的假定,除很少作者外,都未能越出用裘布依方程求解的轨道,因而计算模式与实际边界条件不符。
南、美双边地震工程研究讨论会简讯
高明
1980, (3).
摘要:
1980年6月30日至7月3日,南斯拉夫与美国地震工程双边合作委员会在南斯拉夫斯谷伯耶(Skopje)举行地震工程研究讨论会。参加会议者共50余人,除美方16人、南方12人外,并有日、印、中、苏、意、土、墨、英各国代表及其他特邀人士参加,包括著名学者克劳夫(R.W.Clough)、安(A.H.S.Ang)、维拉索司(A.S.Vcle-tsos),鲍肯伯(J.G.Boukamp、美方主席)、克里希纳(国际地震工程协会本届
陡槽中紊流边界层发展厚度的近似计算
胡去劣
1980, (3).
摘要:
本文应用水流能量平衡原理,推导出边界层发展厚度和沿程能量损失的关系,然后采用流速对数分布规律及能量损失近似计算法,从而提出紊流边界层发展厚度的估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资料尚吻合。本文方法可用于实际工程的计算。
混凝土减水缓凝剂3FG-2的研究与应用
吴绍章, 蔡继勋
1980, (3).
摘要:
本文介绍以制糖及烤胶工业的废渣所制取的新型混凝土减水缓凝剂3FG-2的特性及其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用于大化水也站工程的初步效果。
混凝土坞墙的温度应力计算
陈仲先
1980, (3).
摘要:
一、前言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温度应力往往在结构应力中占很大比例,甚至超过其他荷载的应力。船坞坞墙和水闸闸墙往往因温度应力而开裂,故对此类工程的温度应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1964年以来,交通部有关单位先后对文冲、红星、山海关等船坞进行了原体观测,取得了一些实测结果。为进一步掌握温度应力及裂缝产生的规律,正确
混凝土的超声检验
罗骐先
1980, (3).
摘要:
1949年加拿大的Leslie、Cheesman和英国的Jones首先把超声技术用到混凝土无破损检验方面,现在已发展成为混凝土无破损检验的主要手段。本文仅就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测定混凝土强度和均匀性、裂缝以及探测内部缺陷等方面予以阐述。
明渠水流挟沙能力初步研究
李昌华
1980, (3).
摘要:
本文根据Γ.И.巴连布拉特的挟沙水流能量平衡方程,引进浑水紊动阻力系数的表达式后,导得了水流挟沙能力公式的结构式。公式中的系数K,一般均假定为常数,作者根据水流含沙后紊动程度即降低这一事实,假定此系数是含沙量的函数,然后根据实测资料得出此系数的具体表达式(8)。收集了长江、黄河等中外水流挟沙能力资料对公式(9)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实际尚属符合,可供有关部门参考采用。
三三○工程2船闸反弧形阀门减压模型试验
郑楚珮, 张桂秀
1980, (3).
摘要:
船闸输水阀门空穴问题的研究,国内尚少进行,主要因为船闸的工作水头大大低于一般的水工建筑,通常认为不致产生空穴问题,但随着船闸水级的增加,对空穴问题的研究就必然会逐步提到日程上来。在三三○工程中,考虑到船闸水级较大,廊道输水流量极大,而平面阀门均具有门槽,这是较易发生空穴的边界。为了避免门槽空穴,采用了反弧型输水阀门,这种门型
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筛选
朱颖
1980, (3).
摘要:
钢结构在海水中会发生较严重的腐蚀,而牺牲阳极保护则是防止水下腐蚀的有效措施之一。该保护方法的关键是如何冶炼并筛选出性能良好的阳极材料。自1977年以来,我们配合冶炼部门不断总结并改进了筛选方法,还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初步找出了材质优劣的内因,为冶炼部门改善冶炼工艺提供依据。目前已筛选出
整理压缩试验资料的一种新方法
魏汝龙
1980, (3).
摘要:
目前流行的整理压缩试验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绘制孔隙比~压力曲线(e~p曲线),借以确定不同压力变化时的压缩系数a,这是在苏联流行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绘制e~log p曲线,并且按照其直线段的坡度确定压缩指数C_e,欧美各国大都采用它。
《鱼道》审稿讨论会在宁召开
王亚平
1980, (3).
摘要:
1979年初,水利电力出版社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院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共同编写《鱼道》一书。一年多来,已完成25万字的初稿。今年七月中旬,各单位负责编写初稿的同志会聚南京,讨论并协调了有关章节的内容。讨论中认为,相对于其他水利工程来说,国内外有关过鱼工程的资料甚少,国内尚
明渠水流中的紊动扩散与纵向离散
周志德
1980, (3).
摘要:
近年米,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利用河流排污及其污染是其中的重要问题。因而,污染物质在河流中沿程分布的研究受到很大的重视。根据分布物质的类型,可将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布物质与周围水体的运动情况完全一致的溶解质或胶体物质的沿程分布,一般称之为中性悬浮物质(可视为沉速等于零的颗粒)的沿程分布问题;另一类是
赴罗马尼亚考察观感
杨孟藩
1980, (3).
摘要:
根据中罗科技合作项目的安排,水利部于今年5月份组织长办、南科所等单位共四位同志,赴罗马尼亚考察铁门电站船闸和通航系统,为期十五天。考察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我国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将于1981年开始通航发电,学习多瑙河铁门水利枢纽大型船闸通航系统安全通航提高通过能力的经验。重点考察了通航系统的管理、检修和调度操作自动化的布置和规定等事项,还参观了铁门水电站下游80公里的铁门二号枢纽的施工
长江口航道治理工程科研技术组第二次会议
杨志龙
1980, (3).
摘要:
长江口科研技术组第二次会议于七月十九口至二十三日在南京召开,讨论与审查了南支河段三沙治理方案的模型试验成果。出席会议的除科研技术组全体成员外,还有交通部科技局、基建局、长办、长江口领导小组办公室、宝钢总厂建设指挥部、上海航道局、南科所、华东师大、华东水院、杭州大学、交通部水规院等十多个单位的代表共30余人。会议由严恺所长主持,南科所介绍了三沙治理第三阶段模型试验成果,上海航道局介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1979年科研成果题录
1980, (3).
摘要:
全所1 979年科研成果共计144篇。序号编号试验研究成果名称附 三三O工程方面 1水7906三三O工程二号船闸阀门支铰力试测汕印, 2水7924三三O工程二号船闸反弧形阀门减压模型试验报告油印, 3水7926三三O工程一号船闸横支廊道输水方案水工模型试验报告油印, 4水7胭8三三O工程一号船闸分层廊道输水方案水工模型试验报告油印, 5河7922葛州坝枢纽电站泥沙问题的试验研究油印, 6河7923葛州坝枢纽泥沙模型大江航道试验小结油印, 7河7940葛州坝工程坝区建坝前后河床质变化的试验分析油印,尚有剩余已售块尚有刹余已售缺已售缺已售缺已售缺 水工港工趁…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1979年科研资料报告题录
1980, (3).
摘要:
序号编号附注1资水79032资河7913 科研资料报告名称规程、规范、讲义《水工设计手册》第二十九章过坝建筑物(过鱼部分)紊流力学3资材7901水工钢自lJ门的腐蚀与防护4资材7903港工棍凝土试验方法(送审搞)油印,已售缺讲义,油印,尚有剩余水利部研究学习班教材,已省缺汕印,已售缺5资水790t6资水79027资河790t8资河79029资河790410资河79叱下1资河790612资河790713资河790814资河79的15资河791016资河791117资河791218资土7901技术今考资料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研制阶段小结报告高速水流试验设备简况及其电控设想船闸引航道流态及淤积情况调查报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