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锦方, 潘亮, 张爱军, 任文渊, 梁志超.
棉秆纤维EPS颗粒轻量土配合比设计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1): 112-119.
doi: 10.12170/20210801001
|
[2] |
王景.
不同加载比时砂砾料动模量和阻尼比变化规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1): 95-103.
doi: 10.12170/20211124003
|
[3] |
余凯文, 韩昌海, 韩康.
泄洪雾化降雨模型相似比尺分类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2): 58-65.
doi: 10.12170/20190109002
|
[4] |
唐立模,肖洋,周洪都,罗建华,唐洪武.
赣江东西河分流比影响因素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5] |
陆永军,侯庆志,陆彦,王艳红,季荣耀.
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与管理研究进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6] |
何杰,辛文杰.
潮汐河口汊道治理的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1): 61-66.
|
[7] |
乐嘉钻,陈志昌,阮伟.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选择及其治理原则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2): 1-8.
|
[8] |
刘洵,陆采荣,梅国兴,刘伟宝.
深圳供水工程箱涵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3): 33-37.
|
[9] |
唐德善,张阳.
治理黄河淤沙的设想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3): 257-.
|
[10] |
曹水明,丁君松,黄景瑗.
比尺模型上床面切应力研究及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6, (2): -.
|
[11] |
李泽崇.
中国高土石坝监测技术考察组到巴基斯坦考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1): -.
|
[12] |
陈平.
渗流研究组去美考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1): -.
|
[13] |
徐基丰.
水电部水工试验技术和仪器设备考察团赴英考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4, (3): -.
|
[14] |
杨正已.
南科院海岸河口围垦技术考察组赴加拿大访问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4, (4): -.
|
[15] |
孔祥柏,吴家麟.
水槽试验中水面横比降的测量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2, (2): -.
|
[16] |
林宝玉.
日本混凝土聚合物、外加剂、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考察简报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2, (4): -.
|
[17] |
.
日本高土石坝原位观测及室内仪器考察简报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2, (2): -.
|
[18] |
李洪良.
中国河口治理考察团访问美国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2, (1): -.
|
[19] |
杨孟藩.
赴罗马尼亚考察观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0, (3): -.
|
[20] |
魏汝龙.
美国土工测试代表团访宁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0,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