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硕昌, 刘德仁, 王旭, 安政山, 张转军, 金芯.
重塑非饱和黄土浸水入渗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1): 1-9.
doi: 10.12170/20210903001
|
[2] |
辛长虹, 赵引.
考虑非饱和渗流的谷幅变形对高拱坝影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4): 36-45.
doi: 10.12170/20210114003
|
[3] |
叶超, 李忠超, 梁荣柱, 肖铭钊, 蔡兵华, 吴文兵.
地下水含盐量对人工冻结效果影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2): 78-86.
doi: 10.12170/20200916001
|
[4] |
林国财, 谢兴华, 阮怀宁, 朱珍德, 卢斌, 徐晨城, 路晓刚.
降雨入渗边坡非饱和渗流过程及稳定性变化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3): 95-102.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3.012
|
[5] |
刘星志, 吴悦, 潘诗婷, 刘小文, 谷明晗.
颗粒级配对非饱和红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5): 103-110.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5.015
|
[6] |
刘亚南, 周志芳, 杨蕴, 李明远.
江心洲地下水浸没预测与控制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6): 62-69.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6.008
|
[7] |
李景远, 吴巍, 周孝德, 吴皎, 焦露慧.
干旱区库坝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6): 68-75.
|
[8] |
孙元元.
非恒定降雨入渗下砂土和壤土非饱和性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1): 61-64.
|
[9] |
常亮,解建仓.
应用优化神经网络算法预报地下水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4): 66-70.
|
[10] |
李守德,王保田,张福海,张文慧.
降雨入渗与蒸发过程中非饱和土边坡土体吸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3): 31-36.
|
[11] |
王宗志,金菊良,郑子升,张玲玲.
预测济南地下水位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及其改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4): 71-74.
|
[12] |
黄勇,周志芳,王锦国.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糊聚类法分析地下水质成因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2, (3): 51-54.
|
[13] |
金菊良,杨晓华,金保明,丁晶.
具有周期变化和下降趋势的地下水位的预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3): 53-57.
|
[14] |
丁家平.
火电厂贮灰场地下水环境预报数学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7, (4): -.
|
[15] |
李白玲,毛昶熙.
海水入侵地下水的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2, (2): -.
|
[16] |
沙金煊.
江河水位变化对地下水上升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9, (1): -.
|
[17] |
程和森.
~(46)Sc-EDTA络合物作为地下水运动观测的放射性示踪剂的实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7, (1): -.
|
[18] |
吴凤彩.
考虑农田地下水运动特点的排水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6, (1): -.
|
[19] |
沙金煊,李定方.
地下水不稳定流动问题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3): -.
|
[20] |
吴良骥,G·L·Bloomaburg.
饱和—非饱和区中渗流问题的数值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