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井, 李培聪, 李同春, 袁平.
基于MCMC法的混凝土坝坝体坝基变形模量随机反演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2): 99-106.
doi: 10.12170/20181218001
|
[2] |
张秋宇, 王立成.
基于能量法的水环境混凝土疲劳裂缝扩展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3): 106-113.
doi: 10.12170/20190303001
|
[3] |
杜旭青, 翁佳兴, 别学清, 宋苗苗, 邱成春, 李辉.
EHP工法桩强度性状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6): 94-100.
doi: 10.12170/20191213001
|
[4] |
程卓群, 彭刚, 孙尚鹏, 王普, 刘苗苗.
基于Najar能量法的混凝土动态双轴受压损伤特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4): 100-106.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4.014
|
[5] |
罗曦, 彭刚, 刘博文, 王孝政.
用改进Najar能量法分析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特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5): 103-108.
|
[6] |
胡 珩, 董志良.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海堤安全监控控制标准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3): 55-61.
|
[7] |
赵联桢, 杨平, 刘成.
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1): 35-40.
|
[8] |
丁浩,吴笑梅,樊粤明,徐俊杰,赖剑华.
水压法与电通量法评价低热水泥道路混凝土渗透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1): -.
|
[9] |
李焱,郑宝友,周华兴.
升船机中间渠道的航行水力特性和尺度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2): 23-29.
|
[10] |
马少军,姚汝方.
用超声波平测法检测混凝土梁的裂缝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2): 72-74.
|
[11] |
陈灿明,黄卫兰,张润杰,唐云清.
掺粘土混凝土徐变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3): 47-50.
|
[12] |
杨令强,练继建,张社荣,陈祖坪.
随机有限元与最大熵法联合求混凝土拱坝可靠度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2): 24-28.
|
[13] |
赵启林,孙宝俊,李秉南,朱凯.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构件正截面计算的双界限系数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3): 38-42.
|
[14] |
卢安琪,祝烨然,李克亮,黄国平,胡智农,陈健.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2, (4): 14-19.
|
[15] |
顾正华,包纲鉴,宣国祥,陈锦珍.
升船机承船厢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2, (3): 7-13.
|
[16] |
李克亮,洪晓林.
用并层非均匀单元法分析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3): 41-47.
|
[17] |
盛金保,李雷.
混凝土面板坝渗流分析方法初探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2): 39-43.
|
[18] |
张垚山.
供水工程采用调压井初探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7, (1): -.
|
[19] |
陈锦珍,马光耀,暴兴汉.
升船机整体模型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6, (2): -.
|
[20] |
.
少筋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