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练迪, 黄耀英, 朱赵辉, 高俊.
考虑温度历程的混凝土坝实测应变转换应力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6): 98-103.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6.014
|
[2] |
魏晓斌, 黄耀英, 赵龙, 王西林.
基于矩法的高拱坝实际温度荷载反馈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3): 76-81.
|
[3] |
程中凯, 陈勋辉, 黄耀英, 高俊.
变化水位下温度荷载对大坝工作性态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5): 75-81.
|
[4] |
蒋承杰, 苏志敏, 李忠, 王锋, 江念红.
材料置换法改善拱坝应力集中的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4): 73-77.
|
[5] |
魏巍巍,贡金鑫,李龙.
使用荷载下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应力的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2): -.
|
[6] |
谢能刚,孙林松,方浩.
基于进化策略的拱坝体型优化设计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1): 24-29.
|
[7] |
王栋,李守义,曹蔚.
基于ANSYS的拱坝体形优化设计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4): 51-55.
|
[8] |
谢能刚,孙林松,赵雷,方浩.
拱坝拱圈结构的抗震多目标博弈设计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4): 36-40.
|
[9] |
谢能刚,孙林松,王德信.
拱坝体型的静力自控制设计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2, (3): 38-41.
|
[10] |
李克亮,洪晓林.
用并层非均匀单元法分析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3): 41-47.
|
[11] |
黎展眉.
拱坝的温度荷载与温度应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2): 31-36.
|
[12] |
杨海霞.
基于遗传算法的拱坝优化设计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3): 13-17.
|
[13] |
陈祖坪,陈式慧.
物理正交异性对拱坝应力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3, (2): -.
|
[14] |
邹广电.
地基弹性模量、拱圈形式对拱坝坝肩稳定、应力、变形影响的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7, (2): -.
|
[15] |
沈珠江,左元明.
不同应力路线和不等应变幅值的往复荷载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6, (1): -.
|
[16] |
陈仲先.
几种常用截面梁的温度应力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1): -.
|
[17] |
许协庆,孙晓霞,周淦明.
粘弹性护面板的温度应力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0, (4): -.
|
[18] |
朱伯芳,宋敬延.
双曲拱坝的最优化设计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0, (1): -.
|
[19] |
陈仲先.
混凝土坞墙的温度应力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0, (3): -.
|
[20] |
朱伯芳,宋敬廷.
弹性厚壳曲面有限单元在拱坝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79,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