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左利钦,陆永军,李浩麟.
再论瓯江口拦门沙回淤及治理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3): 6-13.
|
[2] |
张幸农,张思和,陈长英,黄晋鹏.
长江下游拦江矶碍航特征及整治措施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1): -.
|
[3] |
朱红钧,赵振兴,韩璐.
有植被的河道水流紊动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4): 57-61.
|
[4] |
王顺中,李浩麟.
瓯江口拦门沙航道回淤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3): 18-24.
|
[5] |
蔡国正,曹民雄,唐存本.
红水河十五滩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1): 45-48.
|
[6] |
李昌华,吴道文,夏云峰.
平原细沙河流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的模型相似律及设计方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1): 1-8.
|
[7] |
刘月琴.
万年洲浅滩航道整治动床河工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2): 46-51.
|
[8] |
马麟卿,袁文志,赵晓冬,高正荣.
长江南通河段整治工程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6, (3): -.
|
[9] |
王小艳.
渭河口拦门沙形成及消失条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4, (Z1): -.
|
[10] |
吴济难,孔祥柏,潘治江.
松花江公路大桥航道整治模型试验及工程效果初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3, (3): -.
|
[11] |
万声淦.
动床k-ε紊流模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3, (4): -.
|
[12] |
罗肇森.
水东湾的建港条件及拦门沙航道的开发研究与实践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3, (1): -.
|
[13] |
李浩麟,王顺中,徐群.
瓯江口外拦门沙演变及治理措施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2, (1): -.
|
[14] |
宗慕伟,杨裔轩.
葛洲坝2号船闸下闸首人字门动水阻力矩的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9, (4): -.
|
[15] |
唐存本,张思和.
西江龙圩水道整治试验分析研究(二)——河工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8, (4): -.
|
[16] |
王振东,欧阳炘明.
汕头港模型试验的潮汐控制和水位采集系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7, (3): -.
|
[17] |
黄建维.
汕头港外栏门沙整治措施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7, (3): -.
|
[18] |
徐基丰,王振东.
定床潮汐模型试验自动化技术鉴定会在宁召开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1): -.
|
[19] |
黄胜,陈志昌,马林卿.
长江口航道整治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2, (2): -.
|
[20] |
孔祥柏,孙梅秀.
川江砖灶子浅滩航道整治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1,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