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康春涛, 贡力, 王忠慧, 杨轶群, 王鸿.
利用灰色残差GM(1,1)-Markov模型预测水工混凝土的劣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1): 95-103.
doi: 10.12170/20200228002
|
[2] |
李萌, 包腾飞, 杨建慧, 任杰.
灰色模型改进的大坝变形分形几何监控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4): 104-110.
|
[3] |
陈生水, 赵天龙, 钟启明.
堰塞坝溃坝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3): 1-8.
|
[4] |
李君,洪娟,李中华.
设置消能竖井的船闸输水系统水力计算数学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2): -.
|
[5] |
陈生水,钟启明,任强.
土石坝漫顶破坏溃口发展数值模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4): -.
|
[6] |
左利钦,陆永军.
水沙数学模型与可视化系统的集成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4): 1-8.
|
[7] |
李光炽,饶光辉,王船海.
分叉型海湾温水排放数学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3): 20-25.
|
[8] |
张亦飞,王恕.
航道网综合评价的多指标灰色关联决策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4): 24-28.
|
[9] |
陈祖华,王光谦,王志石.
河口抛泥数学模型及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1): 44-48.
|
[10] |
唐彤芝,李国英,徐竹青.
土石坝沉降统计预报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3): 29-34.
|
[11] |
窦希萍,李禔来,窦国仁.
长江口全沙数学模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2): 136-145.
|
[12] |
于清来,窦国仁.
高含沙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2): 107-115.
|
[13] |
魏迎奇,陈永辉.
基础沉降变形的灰色预测方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8, (4): -.
|
[14] |
徐竹青,郦能惠.
土石坝沉降的预测灰色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8, (2): -.
|
[15] |
杨朝东,宣国祥,张瑞凯.
船闸复杂分散输水系统输水数学模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7, (3): -.
|
[16] |
盛金保,刘嘉 ,李君纯.
土石坝渗流统计数学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5, (4): -.
|
[17] |
刘清朝,李桂芬.
明流泄水洞通气量的数学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9, (3): -.
|
[18] |
谢晓华,沈珠江.
土石坝计算中非线性模型的改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8, (3): -.
|
[19] |
窦国仁,赵士清,黄亦芬.
河道二维全沙数学模型的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7, (2): -.
|
[20] |
刘曼聆.
用数学模型研究有胸墙的溢流坝体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3,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