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齐翠阁, 邱莉婷, 马福恒, 张湛, 李子阳.
大坝混凝土非连续变形的并发多尺度区域分解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 1-8.
doi: 10.12170/20220826001
|
[2] |
刘美钰, 张雷, 栾清华, 徐丹, 刘彬.
人工鱼群算法在河间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3): 74-83.
doi: 10.12170/20200412001
|
[3] |
费大伟, 黄耀英, 丁倩, 夏世法, 包腾飞.
大坝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与孔隙水饱和度关系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3): 25-30.
doi: 10.12170/20200521001
|
[4] |
赵成先, 孙红尧, 罗建华, 李红鑫, 潘旭勇, 裴成元.
寒冷环境下国内大坝混凝土的保温抗冰技术现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1): 78-85.
doi: 10.12170/20200106003
|
[5] |
王晓刚, 李云, 何飞飞, 宣国祥, 王彪.
竖缝式鱼道休息池水动力特性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1): 40-50.
doi: 10.12170/20181130002
|
[6] |
魏炳乾, 黄磊, 袁海石, 李林博, 荆海晓.
竖缝式与仿自然结合鱼道水力特性及其优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4): 9-16.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4.002
|
[7] |
宋家东, 杨锐, 杨峰, 章景涛, 强晟, 华夏.
新老混凝土缝面切向刚度早龄期发展规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1): 35-41.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1.005
|
[8] |
赵正文, 冯民权, 程刚, 唐洋.
城市人工湖动态换水水位对流速分布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4): 88-95.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4.013
|
[9] |
王新, 胡亚安, 严秀俊, 吴波, 钱文勋.
高水头船闸阀门顶缝空化切片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4): 14-19.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4.003
|
[10] |
焦志斌, 冯京海, 李凯双, 王长军, 李顺利, 季宏.
滩海人工岛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1): 66-70.
|
[11] |
张磊,郭海庆,谢兴华,谈叶飞,邢小弟.
人工降雨入渗边坡破坏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6): 21-27.
|
[12] |
黄耀英,郑宏,周宜红.
基于实测应变反演大坝混凝土实际徐变度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6): 44-50.
|
[13] |
李光伟,邓长军.
藏木水电站大坝掺石灰石粉混凝土性能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6): 16-20.
|
[14] |
钱文勋,张燕迟.
大坝混凝土早期热膨胀系数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3): -.
|
[15] |
欧素英,杨清书.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航道、港口潮水位预报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2): -.
|
[16] |
钱文勋,张燕迟,蔡跃波,丁建彤.
考虑内部温度历史的大坝混凝土强度发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4): -.
|
[17] |
何军拥,田承宇.
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在大朝山水电站大坝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1): 53-56.
|
[18] |
张小刚,宋玉普.
碾压混凝土坝诱导缝设置及拱坝诱导缝等效强度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4): 67-73.
|
[19] |
王国秉,鲁一晖,戴正!132400,武宪昌!132400,胡友泽!132400.
红石水电站尾水平台结构缝渗漏止水处理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8, (Z1): -.
|
[20] |
罗肇森,孙梅秀.
河工模型中几种人工糙率的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