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腾飞, 施勇, 栾震宇, 陈炼钢, 金秋, 陈黎明, 徐祎凡.
长江宜昌—监利段河床冲淤对宜昌站水沙变化的响应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4): 48-56.
doi: 10.12170/2019062004
|
[2] |
.
南科院主要参加完成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成果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1): 119-119.
|
[3] |
郭怡, 孙昭华, 罗方冰.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枯水位的时变特征及成因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4): 35-42.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4.006
|
[4] |
尚倩倩, 许慧, 李国斌, 高亚军.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嘉鱼水道河床演变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5): 32-38.
|
[5] |
任方方, 左利钦, 陆永军.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窑监河段年内河床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3): 45-52.
|
[6] |
罗全胜, 谢龙.
三峡水库175 m方案成库运行后龙门浩河段水流特性变化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1): 98-102.
|
[7] |
许足怀, 陈长英, 张幸农, 葛 瑶.
三峡水库蓄水后湘江长沙段低水位变化规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5): 81-86.
|
[8] |
潘存鸿, 曾剑, 唐子文, 史英标.
钱塘江河口泥沙特性及河床冲淤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1): 1-7.
|
[9] |
毛红梅,刘少华,周海燕.
三峡库区泥沙分布规律初探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5): 67-71.
|
[10] |
陈磊,曹光荣.
三峡船闸完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4): 92-97.
|
[11] |
刘怀湘,陆永军,左利钦.
三峡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12] |
刘怀湘,徐成伟.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一杨家脑河段冲刷及粗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13] |
孙昭华,李义天,李明,葛华.
长江中游宜昌~沙市段河床冲淤与枯水位变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4): 14-20.
|
[14] |
金中武,郭炜,刘士河.
三峡库区涪陵港区码头对长江涪陵段防洪的影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1): 39-43.
|
[15] |
刘怀汉,何明宪.
三峡工程135m蓄水运用对长江中游航道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1): 49-52.
|
[16] |
毛佩郁,毛昶熙.
河湾水流与河床冲淤综合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1): 96-.
|
[17] |
华祖林,徐健.
施工期三峡工程河段流场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8, (1): 72-81.
|
[18] |
李国英,沈珠江,赵魁芝.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应力变形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7, (1): -.
|
[19] |
窦国仁,万声淦,陆长石.
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的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5, (4): -.
|
[20] |
赵士清,窦国仁.
在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中一维全沙数学模型的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0,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