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全胜, 谢龙.
三峡水库175 m方案成库运行后龙门浩河段水流特性变化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1): 98-102.
|
[2] |
陈磊,曹光荣.
三峡船闸完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4): 92-97.
|
[3] |
杨忠超,陈明栋,杨斌.
乌江银盘省水船闸整体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2): -.
|
[4] |
刘怀汉,何明宪.
三峡工程135m蓄水运用对长江中游航道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1): 49-52.
|
[5] |
李云,徐新敏,魏文炜.
三峡临时船闸人字门运行方式原型观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2): 29-35.
|
[6] |
张瑞凯.
三峡船闸末级闸首超长泄水廊道中阀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1): -.
|
[7] |
张瑞凯.
三峡船闸末级闸首超长泄长廊道中阀门水力学关键问题研究(2):—事故运水关闭过程的阀门水动力学特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2): 3-9.
|
[8] |
张瑞凯.
三峡船闸末级闸首超长泄水廊道中阀门水力学关键问题研究(3)—事故动水关闭情况下改善阀门工作条件的措施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3): 1-7.
|
[9] |
张瑞凯.
三峡船闸末级闸首超长泄水廊道中阀门水力学关键问题研究(2)——事故动水关闭过程的阀门水动力学特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2): -.
|
[10] |
陆长石,蔡守允,佘明富,王建中,汤晓峰,吴素华,谢瑞.
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回水变动区涪陵河段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1): geMap1-.
|
[11] |
华祖林,徐健.
施工期三峡工程河段流场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8, (1): 72-81.
|
[12] |
李国英,沈珠江,赵魁芝.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应力变形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7, (1): -.
|
[13] |
宣国祥,李云,陈泰春,黄岳.
三峡船闸补水运行方式水力学问题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7, (2): -.
|
[14] |
张瑞凯,宣国祥,宗慕伟.
三峡船闸几种运行状态故障率探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6, (4): -.
|
[15] |
窦国仁,万声淦,陆长石.
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的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5, (4): -.
|
[16] |
黄建维.
汕头港外拦门沙整治措施的动床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1, (1): -.
|
[17] |
赵士清,窦国仁.
在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中一维全沙数学模型的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0, (2): -.
|
[18] |
宗慕伟,杨裔轩.
葛洲坝2号船闸下闸首人字门动水阻力矩的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9, (4): -.
|
[19] |
李百连.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区泥沙模型施工通航方案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8, (4): -.
|
[20] |
郑楚珮,张桂秀.
三三○工程2船闸反弧形阀门减压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0,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