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灯红, 谢京辉, 杨乃鑫.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5): 48-55.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5.007
|
[2] |
彭泽宇, 刘祚秋, 富明慧.
内河锚泊浮式码头水动力性能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3): 53-58.
|
[3] |
冯超, 杜应吉.
渡槽结构横向动力响应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1): 68-73.
|
[4] |
李颖,贡金鑫,吴澎.
高桩码头抗震性能的pushover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4): -.
|
[5] |
李国英,沈婷,赵魁芝.
高心墙堆石坝地震动力特性及抗震极限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1): -.
|
[6] |
张怀芝,何蕴龙,彭云枫.
桑郎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场仿真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4): 43-48.
|
[7] |
路观平.
连拱坝交叉模态综合法的完备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2): 48-53.
|
[8] |
陈爱玖,章青,刘仲秋.
高拱坝抗震理论分析进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4): 67-73.
|
[9] |
谢能刚,孙林松,赵雷,方浩.
拱坝拱圈结构的抗震多目标博弈设计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4): 36-40.
|
[10] |
杨令强,练继建,张社荣,陈祖坪.
混凝土拱坝线性开裂随机分析与非线性强度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1): 13-17.
|
[11] |
谢能刚,邵韦循,王彪.
基于提高动稳定性的拱坝拱圈结构抗震优化设计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4): 41-44.
|
[12] |
曹庆明.
渔洞水库重力坝抗震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1): -.
|
[13] |
王义锋,高明.
拱坝实验模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1, (1): -.
|
[14] |
严根华,阎诗武.
水工弧形闸门动力特性的实验模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0, (3): -.
|
[15] |
赵颖,陈中一,柯仁群.
海洋平台模型模态分析与动力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8, (1): -.
|
[16] |
陈中一.
海洋刚性平台的动力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2, (3): -.
|
[17] |
傅作新,陈和群,裘允执,吴凤池.
响洪甸拱坝的抗震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2, (3): -.
|
[18] |
张铁.
水闸闸墩动力有限单元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1, (4): -.
|
[19] |
高明,赵颖,靳道斌.
桩基码头抗震实验研究及动力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1, (4): -.
|
[20] |
王良琛.
拱坝动力特性的三维有限单元法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0,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