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江, 苏荟.
水工结构变形预测模型构建与解释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 1-10.
doi: 10.12170/20230418001
|
[2] |
张秋敏, 裴利华, 桂跃, 杨醒宇.
适用于强结构性黏土的修正邓肯-张模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2): 117-125.
doi: 10.12170/20210617003
|
[3] |
卞士海, 李国英, 魏匡民, 米占宽.
堆石料广义塑性模型对不同应力路径适应性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4): 97-104.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4.014
|
[4] |
王玉军, 翟家欢, 高涛, 翟爱良.
再生砖骨料多孔混凝土微观结构及结构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2): 46-53.
|
[5] |
石修松,程展林,王路君.
岩土本构模型的模糊系统辨识方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3): -.
|
[6] |
黄耀英,郭兴文,吴中如.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岩土弹-粘塑性参数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4): 10-14.
|
[7] |
刘成学,杨林德.
一种新的岩石损伤软化本构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3): 25-28.
|
[8] |
鄢建华,洪晓林,汤雷.
挤压性围岩软化模型及在大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2): 28-31.
|
[9] |
陈铁林,沈珠江,周成.
用大变形有限元对土体静力触探的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2): 1-6.
|
[10] |
徐连民,王兴然.
等向硬化类弹塑性本构模型的隐式应力积分算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24-27.
|
[11] |
韦立德,徐卫亚,邵建富.
饱和非饱和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2): 12-17.
|
[12] |
陈铁林,李国英,沈珠江.
结构性粘土的流变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2): 7-11.
|
[13] |
周成,沈珠江,郦能惠,陈生水,陈铁林.
结构性土模型及固液耦合弹塑性损伤动力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3): 1-6.
|
[14] |
周飞平,刘光廷.
饱和软岩受压硬化、强度折减及本构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2, (4): 39-43.
|
[15] |
蒋明镜,沈珠江,赵魁芝,T.Hongo,赤井俊文,陈国华.
结构性黄土湿陷性指标室内测定方法的探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1): 65-71.
|
[16] |
沈珠江.
结构性粘土的非线性损伤力学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3, (3): -.
|
[17] |
周正明.
饱和土体大变形固结有限元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2, (1): -.
|
[18] |
张诚厚,施萍.
连云港塑性粘土的固结特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7, (2): -.
|
[19] |
张诚厚.
结构性粘土对湛江一区码头变形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3): -.
|
[20] |
张诚厚.
两种结构性粘土的土工特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