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文秀, 应强, 罗龙洪, 张幸农, 假冬冬.
窝崩抢护治理中树头石阻水效果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3): 119-125.
doi: 10.12170/20200623001
|
[2] |
钱明霞, 路川藤, 孙高霞, 丁伟, 朱方剑.
地形变异条件下长江口南港河段水动力变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1): 51-58.
doi: 10.12170/20181223001
|
[3] |
夏威夷, 赵晓冬, 张新周.
椒江河口径、潮流变化对含沙量时空分布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3): 35-45.
|
[4] |
崔东文.
异构多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水位流量关系拟合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5): 89-95.
|
[5] |
刘高伟, 程和琴, 杨忠勇.
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前后北槽中上段水动力及含沙量变化特征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6): 7-16.
|
[6] |
曲红玲, 尤薇, 马洪亮.
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航道开挖可行性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1): 70-77.
|
[7] |
张磊.
潮流作用下潮汐汊道稳定关系及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5): 78-82.
|
[8] |
魏丽,卢金友,徐海涛.
不连续宽级配河床垂线流速分布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3): 26-31.
|
[9] |
曾成杰,陆培东,王艳红,陈可峰.
洋口港LNG码头栈桥沿程桩基局部冲刷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5): 18-23.
|
[10] |
徐群,莫思平,季荣耀,辛文杰,王驰.
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河口潮流环境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2): 79-83.
|
[11] |
唐建华,赵升伟,刘玮祎,徐建益.
基于FVCOM的强潮海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4): -.
|
[12] |
佘小建,崔峥,徐啸.
上海临港工业区芦潮港海域水文泥沙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1): -.
|
[13] |
孙昭华,陈飞,郭小虎.
长江下游近河口段一维水沙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3): 44-50.
|
[14] |
张金善,刘卫平,戴贤凯.
外高桥顺岸桩基码头泥沙回淤及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53-57.
|
[15] |
张士辰,李雷.
粗砂渗透系数与抗渗强度概型分布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58-61.
|
[16] |
廖鹏,张玮.
施桥船闸日到船概率分布初探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70-74.
|
[17] |
李褆来,窦希萍,黄晋鹏.
长江口边界拟合坐标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3): 1-6.
|
[18] |
夏云峰,孙梅秀,李昌华.
用水深平均k-ε紊流模型计算淹没丁坝流场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3, (2): -.
|
[19] |
章渭林.
杭州湾潮波性质对潮流速度与潮差的相关性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1, (1): -.
|
[20] |
倪晋仁,惠遇甲.
悬移质浓度垂线分布的各种理论及其间关系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8,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