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苗峻瑜.
黄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时空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5): 85-94.
doi: 10.12170/20220405002
|
[2] |
刘涛, 赵泽锦, 刘利成, 王高旭, 吴永祥, 吴巍, 田雪莹, 张妮娜.
北三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5): 21-30.
doi: 10.12170/20210926003
|
[3] |
刘建华, 唐琦.
黄河流域水资源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5): 31-39.
doi: 10.12170/20210906002
|
[4] |
田雪莹, 王高旭, 吴永祥, 吴巍, 刘涛.
云水资源利用对北三河流域农田灌溉需水影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3): 23-33.
doi: 10.12170/20210727001
|
[5] |
秦天玲, 吕锡芝, 刘姗姗, 王建伟, 李晨昊, 冯贱明.
黄河流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技术框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1): 28-36.
doi: 10.12170/20211112003
|
[6] |
刘美钰, 张雷, 栾清华, 徐丹, 刘彬.
人工鱼群算法在河间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3): 74-83.
doi: 10.12170/20200412001
|
[7] |
王国庆, 乔翠平, 刘铭璐, 杜付然, 叶腾飞, 王婕.
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未来水资源趋势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2): 1-8.
doi: 10.12170/20200216001
|
[8] |
吴浩云, 王银堂, 胡庆芳, 刘勇, 崔婷婷.
太湖流域洪水识别与洪水资源利用约束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5): 1-8.
|
[9] |
刘国良, 顾正华, 赵世凯, 尚淑丽, 李永强.
基于数据驱动的区域水资源智能配置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5): 38-45.
|
[10] |
胡庆芳,王银堂.
北三河流域洪水资源量的演变特性及驱动因素评估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1): -.
|
[11] |
任政,郝振纯.
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1): -.
|
[12] |
王银堂.
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安全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4): -.
|
[13] |
李光炽,饶光辉,王船海.
分叉型海湾温水排放数学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3): 20-25.
|
[14] |
陈祖华,王光谦,王志石.
河口抛泥数学模型及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1): 44-48.
|
[15] |
窦希萍,李禔来,窦国仁.
长江口全沙数学模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2): 136-145.
|
[16] |
于清来,窦国仁.
高含沙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2): 107-115.
|
[17] |
盛金保,刘嘉 ,李君纯.
土石坝渗流统计数学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5, (4): -.
|
[18] |
刘清朝,李桂芬.
明流泄水洞通气量的数学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9, (3): -.
|
[19] |
眭毅,茅詠芬.
红水河梯级水电站参数(发电死水位)优化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探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6, (1): -.
|
[20] |
刘曼聆.
用数学模型研究有胸墙的溢流坝体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3,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