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贤菊, 宋晓猛, 刘翠善.
珠江三角洲地区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5): 50-60.
doi: 10.12170/20210714002
|
[2] |
代炳珂, 路川藤, 韩玉芳, 李瑞杰, 罗小峰.
1958年以来长江口南、北支河段河床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2): 27-37.
doi: 10.12170/20210105003
|
[3] |
李寿千, 朱明成, 朱昊, 杭丹, 陆永军.
感潮河段支流口门枢纽布置方法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4): 96-102.
doi: 10.12170/20190618001
|
[4] |
钱明霞, 路川藤, 孙高霞, 丁伟, 朱方剑.
地形变异条件下长江口南港河段水动力变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1): 51-58.
doi: 10.12170/20181223001
|
[5] |
张幸农, 夏云峰, 曹民雄.
感潮河段航道整治设计理论与方法探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6): 86-95.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6.010
|
[6] |
陈立, 李东锋, 刘明俊, 宋涛.
桥区河段洲滩变化对通航条件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4): 11-17.
|
[7] |
王晓明, 吕岁菊, 李春光, 杨程.
黄河大柳树河段河床演变的三维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6): 52-60.
|
[8] |
乔海艳, 贾琼, 徐阳.
ENSO对珠江三角洲洪水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1): 122-127.
|
[9] |
任方方, 左利钦, 陆永军.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窑监河段年内河床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3): 45-52.
|
[10] |
许足怀, 陈长英, 张幸农, 葛 瑶.
三峡水库蓄水后湘江长沙段低水位变化规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5): 81-86.
|
[11] |
贾晓, 胡志锋, 吴华林, 周发林, 唐晓峰.
长江口河段柔性护滩结构周边河床冲刷形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2): 52-57.
|
[12] |
左利钦,陆永军,季荣耀,黄文辉.
下荆江窑监河段河床演变及整治初步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13] |
王淑英,黄国如,周维.
考虑水位分级和退水段独立的感潮河段双向波水位演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2): -.
|
[14] |
许有鹏,丁瑾佳,陈莹.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水文效应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4): -.
|
[15] |
季荣耀,陆永军,左利钦.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东江下游博罗浅滩河段航道整治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1): 20-27.
|
[16] |
孙昭华,李义天,李明,葛华.
长江中游宜昌~沙市段河床冲淤与枯水位变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4): 14-20.
|
[17] |
雷亚平,杨清书,贾良文,彭钜新.
从河床演变看东平水道航道整治和河床采沙效应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3): 13-17.
|
[18] |
罗春,杨进生,吴彬.
赣江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2, (4): 54-56.
|
[19] |
茅丽华,诸裕良,严以新,贾良文.
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4): 59-62.
|
[20] |
崔伯华.
袋装砂井加固处理珠江三角洲某高速公路软基效果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1): 57-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