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万远扬, 吴华林.
径流量变化对长江口北槽最大浑浊带影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5): 1-7.
doi: 10.12170/20210422001
|
[2] |
王煜祺, 陈珺, 吴峥, 李晓坤.
甬江及河口附近海域枯季水沙特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5): 51-59.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5.008
|
[3] |
李谊纯, 刘金贵.
灌河口水域水文泥沙与环境生态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6): 116-128.
|
[4] |
陆永军,侯庆志,陆彦,王艳红,季荣耀.
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与管理研究进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5] |
刘曾美,陈子燊,吴俊校.
河口治涝承泄区的设计潮位选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4): -.
|
[6] |
韩曾萃,曹颖,尤爱菊.
强涌潮河口河相关系及其验证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4): -.
|
[7] |
唐建华,梁斌,李若华.
强潮河口悬浮泥沙浓度垂向结构分析——以杭州湾乍浦水域大潮期为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2): -.
|
[8] |
何杰,辛文杰.
潮汐河口汊道治理的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1): 61-66.
|
[9] |
孙昭华,陈飞,郭小虎.
长江下游近河口段一维水沙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3): 44-50.
|
[10] |
罗肇森.
河口治导线放宽率的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2): 55-58.
|
[11] |
陈祖华,王光谦,王志石.
河口抛泥数学模型及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1): 44-48.
|
[12] |
窦国仁.
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1): 1-12.
|
[13] |
蔡守允,魏延文,汪亚平,柯贤坤,王爱军.
VSMS系统在潮滩水沙测量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2): 67-70.
|
[14] |
林健,窦国仁,马麟卿.
潮汐河口挖入式港池淤积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6, (2): -.
|
[15] |
黄孟生,徐道远.
码头门机荷载最大值分布随机过程概率模型统计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2, (4): -.
|
[16] |
卢祥兴.
钱塘江河口盐水入侵的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1, (4): -.
|
[17] |
陈兴伟,罗肇森.
感潮河网水沙运行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8, (1): -.
|
[18] |
李洪良.
中国河口治理考察团访问美国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2, (1): -.
|
[19] |
.
美国密西西比河口治理考察简报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2, (2): -.
|
[20] |
许星煌.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海岸工程、河口海岸泥沙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1,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