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正超, 杨宁, 韦耀国, 黎利兵, 聂鼎, 姜云辉.
水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化面临的挑战、目标与实现路径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6): 103-110.
doi: 10.12170/20201210003
|
[2] |
刘晶, 刘翠善, 李潇, 王国庆, 鲍振鑫.
中国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安全评价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4): 24-32.
doi: 10.12170/20190603009
|
[3] |
王士军, 谷艳昌, 葛从兵.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体系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4): 63-67.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4.009
|
[4] |
鲁佳慧, 唐德善.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效果评价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6): 105-111.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6.014
|
[5] |
宋占智, 蒋尚明, 金菊良, 周玉良, 张明.
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3): 56-63.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3.008
|
[6] |
李岱远, 高而坤, 吴永祥, 王高旭, 万永静.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节水型社会综合评价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2): 29-37.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2.004
|
[7] |
李子阳, 马福恒, 华伟南.
多源信息融合诊断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合理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1): 41-46.
|
[8] |
江超,盛金保,张国栋.
农村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失事概率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6): 65-70.
|
[9] |
刘亚莲,周翠英.
突变理论在堤防安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1): -.
|
[10] |
倪小荣,王士军,谷艳昌.
基于关键指标的水库大坝震损程度综合评价体系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4): -.
|
[11] |
孙玮玮,李雷.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4): -.
|
[12] |
任政,郝振纯.
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1): -.
|
[13] |
王英禄,范光亚,徐海丰.
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在曹娥江大闸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1): -.
|
[14] |
孙红尧,林军,黄国泓,徐青松,刘旭辉,徐雪峰.
耐候涂料在曹娥江大闸钢结构上的防腐蚀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2): -.
|
[15] |
吴修锋,林军,吴时强,周杰.
曹娥江大闸围堰工程水流泥沙冲淤数值模拟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3): -.
|
[16] |
向衍,马福恒,郭浩亮.
大坝安全监测贫信息的灰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1): 57-60.
|
[17] |
李山,赵伟,郭平,杨新成.
大山口水电站重力拱坝监测资料分析及安全评价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3): 43-46.
|
[18] |
朱承荫.
DSMS-80Ⅱ型大坝安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4): 73-75.
|
[19] |
葛从兵,李雷,谢晓华.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系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3): 58-61.
|
[20] |
范建成,邢小宁,王仁钟.
大坝安全监测主从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6,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