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攀哲, 赵引.
岩体劣化对谷幅变形及高拱坝安全性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2): 104-112.
doi: 10.12170/20221023002
|
[2] |
俞扬峰, 娄本星, 马福恒, 叶伟, 李星, 罗翔.
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拱坝变形缺失数据处理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 1-8.
doi: 10.12170/20230417001
|
[3] |
巩妮娜, 胡少伟, 范向前, 蔡小宁.
配筋率对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过程声发射特征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6): 55-63.
doi: 10.12170/20191225002
|
[4] |
楼涛, 包腾飞.
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CATIA二次开发下的拱坝结构快速建模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1): 98-104.
doi: 10.12170/20190124002
|
[5] |
张同鑫, 潘毅, 张壮, 苏致远, 王倩, 徐圣卓, 胡玉植, 陈永平.
加筋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6): 110-117.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6.016
|
[6] |
蒋承杰, 苏志敏, 李忠, 王锋, 江念红.
材料置换法改善拱坝应力集中的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4): 73-77.
|
[7] |
夏雨,张仲卿,赵小莲,周满元,黄福来,王大伟.
基于非概率可靠度理论的拱坝安全度评价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3): -.
|
[8] |
鹿新高,鹿新阳,邓爱丽,庞清江.
基于3S的三维可视化防汛减灾指挥系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4): -.
|
[9] |
徐卓,陆培东,王艳红,徐敏.
"水道-沙洲"3D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小庙洪—三沙洪水道为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2): -.
|
[10] |
左利钦,陆永军.
水沙数学模型与可视化系统的集成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4): 1-8.
|
[11] |
陈爱玖,章青,刘仲秋.
高拱坝抗震理论分析进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4): 67-73.
|
[12] |
雷四华,吴永祥.
交互式网络三维传感技术在水流动态模型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4): 64-66.
|
[13] |
张瑞凯.
三峡船闸末级闸首超长泄水廊道中阀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1): -.
|
[14] |
茅丽华,诸裕良,严以新,贾良文.
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4): 59-62.
|
[15] |
柯敏勇,洪晓林,方璟.
碾压混凝土拱坝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1): -.
|
[16] |
黄书秩,唐太平,黄卫生.
集中荷载作用下高桩码头面板的横向配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6, (1): -.
|
[17] |
王义锋,高明.
拱坝实验模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1, (1): -.
|
[18] |
洪晓林.
混凝土拱坝三维有限元非线性分析与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3): -.
|
[19] |
王良琛.
拱坝动力特性的三维有限单元法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0, (2): -.
|
[20] |
朱伯芳,宋敬廷.
计算拱坝的一维有限单元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79,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