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腾飞, 施勇, 栾震宇, 陈炼钢, 金秋, 陈黎明, 徐祎凡.
长江宜昌—监利段河床冲淤对宜昌站水沙变化的响应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4): 48-56.
doi: 10.12170/2019062004
|
[2] |
贾雅兰, 施勇.
基于MLP方法的长江-洞庭湖江湖水沙交换演变规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5): 24-32.
doi: 10.12170/20190627001
|
[3] |
罗勇, 周志勇, 王新, 李晓峰.
大型油轮压载水舱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3): 114-118.
|
[4] |
尚倩倩, 许慧, 李国斌, 高亚军.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嘉鱼水道河床演变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5): 32-38.
|
[5] |
任方方, 左利钦, 陆永军.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窑监河段年内河床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3): 45-52.
|
[6] |
周银军, 王军, 徐育平, 钱圣.
长江黄陵庙至南津关河段河势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1): 38-46.
|
[7] |
罗全胜, 谢龙.
三峡水库175 m方案成库运行后龙门浩河段水流特性变化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1): 98-102.
|
[8] |
曲红玲, 尤薇, 马洪亮.
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航道开挖可行性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1): 70-77.
|
[9] |
许足怀, 陈长英, 张幸农, 葛 瑶.
三峡水库蓄水后湘江长沙段低水位变化规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5): 81-86.
|
[10] |
刘怀湘,徐成伟.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一杨家脑河段冲刷及粗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11] |
刘怀湘,陆永军,左利钦.
三峡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12] |
申霞,洪大林,谢瑞,姬昌辉.
新沭河河口三洋港建闸的必要性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2): -.
|
[13] |
马进荣,罗肇森,张晓艳.
平面二维悬沙数学模型计算河口闸下淤积的缺陷及弥补方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2): 58-62.
|
[14] |
高亚军,李国斌,陆永军.
刘家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河床质泥沙粒径分布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1): 14-18.
|
[15] |
张金善,刘卫平,戴贤凯.
外高桥顺岸桩基码头泥沙回淤及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53-57.
|
[16] |
陆长石,蔡守允,佘明富,王建中,汤晓峰,吴素华,谢瑞.
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回水变动区涪陵河段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1): geMap1-.
|
[17] |
华祖林,徐健.
施工期三峡工程河段流场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8, (1): 72-81.
|
[18] |
窦国仁,万声淦,陆长石.
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的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5, (4): -.
|
[19] |
赵士清,窦国仁.
在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中一维全沙数学模型的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0, (2): -.
|
[20] |
李百连.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区泥沙模型施工通航方案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8,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