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双, 程龙, 李洁, 罗红雨.
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下长江下游干流河道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4): 1-11.
doi: 10.12170/20221130002
|
[2] |
张恬姿, 王小军, 齐广平, 康燕霞, 银敏华, 马彦麟, 贾琼, 张向宁.
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2): 53-63.
doi: 10.12170/20220406001
|
[3] |
苗峻瑜.
黄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时空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5): 85-94.
doi: 10.12170/20220405002
|
[4] |
张恬姿, 王小军, 齐广平, 康燕霞, 银敏华, 马彦麟, 贾琼, 张向宁.
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驱动因素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3): 38-46.
doi: 10.12170/20220719003
|
[5] |
刘涛, 赵泽锦, 刘利成, 王高旭, 吴永祥, 吴巍, 田雪莹, 张妮娜.
北三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5): 21-30.
doi: 10.12170/20210926003
|
[6] |
田雪莹, 王高旭, 吴永祥, 吴巍, 刘涛.
云水资源利用对北三河流域农田灌溉需水影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3): 23-33.
doi: 10.12170/20210727001
|
[7] |
范红霞, 王建中, 朱立俊.
新水沙条件与整治工程下和畅洲汊道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5): 19-26.
doi: 10.12170/20210208004
|
[8] |
戴元志, 冯中华, 范成文.
水泥固化锌污染土压缩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6): 89-93.
doi: 10.12170/20191008001
|
[9] |
刘家宏, 邵薇薇, 王浩, 李元菲, 李维佳.
水资源利用效率频谱分析方法及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6): 132-138.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6.015
|
[10] |
魏博文, 袁冬阳, 蔡磊, 温勇兵, 徐镇凯.
基于BP-ARIMA的混凝土坝多尺度变形组合预报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2): 52-60.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2.007
|
[11] |
孙桂凯, 高沫, 佘璇.
南宁市不同历时降水结构的多时间尺度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2): 107-114.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2.014
|
[12] |
吴浩云, 王银堂, 胡庆芳, 刘勇, 崔婷婷.
太湖流域洪水识别与洪水资源利用约束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5): 1-8.
|
[13] |
罗德河, 郑东健.
大坝变形的小波分析与ARMA预测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3): 70-75.
|
[14] |
任方方, 左利钦, 陆永军.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窑监河段年内河床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3): 45-52.
|
[15] |
刘国良, 顾正华, 赵世凯, 尚淑丽, 李永强.
基于数据驱动的区域水资源智能配置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5): 38-45.
|
[16] |
陈吉江.
小波分解高、低频双自回归模型及其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2): 95-99.
|
[17] |
刘怀湘,陆永军,左利钦.
三峡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18] |
肖洋,宋成成,李开杰,张预定,唐洪武.
赣江外洲站近50年水沙变化规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19] |
曹茂森,任青文.
应力波小波域谱分析的岩土介质损伤诊断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12-18.
|
[20] |
吴雷.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水资源量评价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8,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