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庆芳, 朱荣进, 王银堂, 李伶杰, 李曦亭.
太湖流域典型洪水的降水和水位要素解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5): 40-49.
doi: 10.12170/20210914001
|
[2] |
代炳珂, 路川藤, 韩玉芳, 李瑞杰, 罗小峰.
1958年以来长江口南、北支河段河床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2): 27-37.
doi: 10.12170/20210105003
|
[3] |
张岚婷, 王文圣, 刘浅奎, 郑芳芳.
大渡河流域年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归因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3): 96-102.
doi: 10.12170/20200608001
|
[4] |
刘杰, 程海峰, 韩露, 叶婷婷, 王珍珍.
流域水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口河槽演变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2): 1-9.
doi: 10.12170/20200313001
|
[5] |
姚原, 顾正华, 李云, 辜樵亚, 范子武.
森林覆盖率变化对流域洪水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1): 9-15.
doi: 10.12170/20190501003
|
[6] |
余欣, 侯素珍, 李勇, 史学建.
黄河无定河流域“2017.7.26”洪水泥沙来源辨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6): 31-37.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6.004
|
[7] |
张利茹, 贺永会, 唐跃平, 王国庆.
海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归因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4): 59-66.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4.009
|
[8] |
苑希民, 李长跃, 田福昌, 王丽娜.
多源洪水耦合模型在防洪保护区洪水分析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5): 16-22.
|
[9] |
吴浩云, 王银堂, 胡庆芳, 刘勇, 崔婷婷.
太湖流域洪水识别与洪水资源利用约束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5): 1-8.
|
[10] |
刘燕, 江恩惠, 曹永涛, 万强, 夏修杰.
黄河下游宽滩区不同运用模式滞洪沉沙效果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1): 44-50.
|
[11] |
刘艳丽, 王国庆, 金君良, 鲍振鑫, 刘翠善.
基于Budyko假设的环境变化对流域径流影响的界定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6): 1-8.
|
[12] |
张斌, 李徐生, 韩志勇, 杨达源.
古洪水重建研究综述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3): 92-100.
|
[13] |
李大鸣,管永宽,李玲玲,吕会娇,王强.
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3): -.
|
[14] |
胡庆芳,王银堂.
北三河流域洪水资源量的演变特性及驱动因素评估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1): -.
|
[15] |
吴时强,吴修锋,周辉,周杰,范子武.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洪水调度数学模型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3): -.
|
[16] |
段光磊,彭严波,肖虎程,赵兵.
长江荆江河段典型洲滩演变机理初探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2): -.
|
[17] |
季荣耀,陆永军,左利钦.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东江下游博罗浅滩河段航道整治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1): 20-27.
|
[18] |
徐卓,陆培东,王艳红,徐敏.
"水道-沙洲"3D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小庙洪—三沙洪水道为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2): -.
|
[19] |
谢作涛,张小峰,袁晶,梅志宏.
溃坝洪水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2): 9-17.
|
[20] |
范子武,姜树海.
蓄、滞洪区的洪水演进数值模拟与风险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2):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