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利国, 程金香, 骆文广, 田荣洁.
山区河流河床形态对推移质输沙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6): 60-67.
doi: 10.12170/20201208003
|
[2] |
程永舟, 吕行, 王文森, 黄筱云, 夏波.
波流作用下淹没圆柱局部冲深影响因素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6): 69-76.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6.008
|
[3] |
姚吉康, 王志亮.
华山花岗岩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3): 78-85.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3.011
|
[4] |
肖洋, 彭刚, 黄超, 罗曦, 彭竹君.
压剪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演化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2): 112-119.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2.015
|
[5] |
祁一鸣, 陆培东, 曾成杰, 陈可锋.
海上风电桩基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6): 60-67.
|
[6] |
楚万强.
长江重庆河段卵砾石推移质无量纲输沙率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2): 100-104.
|
[7] |
陆银军, 假冬冬, 万乾山, 张幸农.
平交口门区水动力特征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3): 32-36.
|
[8] |
刘红, 谢军, 熊志强, 陈中, 陈海英.
波流共同作用下围垦促淤计算方法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4): 22-27.
|
[9] |
张绪进,吕伟东,刘平昌,彭永勤.
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4): 34-38.
|
[10] |
胡少伟,赵新铭,梅振华,叶祥飞.
预应力钢-混组合梁界面滑移性态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3): 1-5.
|
[11] |
胡少伟.
“预应力组合箱梁结构复合受力基本性能—试验、理论与应用”简介——获2011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4): 115-.
|
[12] |
胡少伟,胡汉林.
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扭后抗弯性能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3): -.
|
[13] |
张幸农,张思和,陈长英,黄晋鹏.
长江下游拦江矶碍航特征及整治措施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1): -.
|
[14] |
魏巍巍,贡金鑫,李龙.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4): 27-35.
|
[15] |
夏华永,廖世智,肖志建.
基于床面层能量平衡关系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式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4): 1-9.
|
[16] |
刘家驹.
粉沙淤泥质海岸的航道淤积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1): 6-11.
|
[17] |
罗肇森.
风、浪、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输移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1-6.
|
[18] |
黄才安,奚斌.
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统一形式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2): 72-78.
|
[19] |
周益人.
粉沙质泥沙沉沙池设计方案的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8, (2): -.
|
[20] |
黎维祥,刘家驹.
沙质海岸突式建筑物下游离岸堤防护的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1,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