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凡兴, 麦权想, 路川藤, 丁佩, 罗小峰, 高正荣.
港珠澳大桥沿线极端风暴增水特征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3): 1-9.
doi: 10.12170/20220615001
|
[2] |
刘国庆, 王蔚, 范子武, 穆守胜, 贾本有, 乌景秀, 邓曌.
平原河网区河道交汊口分流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1): 1-8.
doi: 10.12170/20190501002
|
[3] |
余凯文, 韩昌海, 韩康.
泄洪雾化降雨模型相似比尺分类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2): 58-65.
doi: 10.12170/20190109002
|
[4] |
武玉涛, 任华堂, 何洁, 夏建新.
水库库首水温分层流物理模型试验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2): 67-74.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2.009
|
[5] |
夏威夷, 赵晓冬, 张新周.
椒江河口径、潮流变化对含沙量时空分布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3): 35-45.
|
[6] |
陈静, 莫思平, 徐群.
深中通道工程对珠江口水动力环境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1): 96-104.
|
[7] |
曲红玲, 尤薇, 马洪亮.
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航道开挖可行性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1): 70-77.
|
[8] |
李文正.
长江口南港瑞丰沙整治工程对周边河势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4): 87-92.
|
[9] |
姬昌辉,洪大林,谢瑞,申霞.
秦淮河地铁桥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1): 71-77.
|
[10] |
曾成杰,陆培东,王艳红,陈可峰.
洋口港LNG码头栈桥沿程桩基局部冲刷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5): 18-23.
|
[11] |
何杰,辛文杰,贾雨少.
港珠澳大桥对珠江口水域水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2): 84-90.
|
[12] |
应强,辛文杰,袁胜英.
港珠澳大桥通航水域航道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2): 97-103.
|
[13] |
吴门伍,严黎,周家俞,吴天胜.
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滩地演变影响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1): 49-56.
|
[14] |
徐群,莫思平,季荣耀,王驰.
港珠澳大桥潮流物理模型设计的关键问题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2): 91-96.
|
[15] |
唐建华,赵升伟,刘玮祎,徐建益.
基于FVCOM的强潮海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4): -.
|
[16] |
佘小建,崔峥,徐啸.
上海临港工业区芦潮港海域水文泥沙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1): -.
|
[17] |
洪大林,宦国胜,谢瑞.
新沂河口二期建闸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3): -.
|
[18] |
黄国情,吴时强,陈惠玲.
高坝泄洪雾化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4): -.
|
[19] |
孙昭华,陈飞,郭小虎.
长江下游近河口段一维水沙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3): 44-50.
|
[20] |
吴德安,张忍顺.
陈家坞槽潮流特征及潮流流速垂线分布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4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