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千璐, 张晓华, 郑艳爽, 尚红霞, 丰青.
非黏性沙级配对浊度法测量含沙量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1): 63-71.
doi: 10.12170/20211129001
|
[2] |
刘勇, 黄君宝, 谢东风, 黄世昌, 应超, 李来武.
基于遥感影像的1307号台风对杭州湾含沙量分布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6): 9-16.
doi: 10.12170/20210930001
|
[3] |
夏云峰, 蔡喆伟, 陈诚, 房红兵, 王驰.
模型试验含沙量量测技术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1): 9-16.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1.002
|
[4] |
郭怡, 孙昭华, 罗方冰.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枯水位的时变特征及成因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4): 35-42.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4.006
|
[5] |
胡杰龙, 王平义, 任晶轩, 喻涛, 程志友.
三峡库区滑坡涌浪作用下船舶锚链拉力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6): 14-21.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6.003
|
[6] |
夏威夷, 赵晓冬, 张新周.
椒江河口径、潮流变化对含沙量时空分布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3): 35-45.
|
[7] |
刘高伟, 程和琴, 杨忠勇.
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前后北槽中上段水动力及含沙量变化特征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6): 7-16.
|
[8] |
许足怀, 陈长英, 张幸农, 葛 瑶.
三峡水库蓄水后湘江长沙段低水位变化规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5): 81-86.
|
[9] |
高祥宇, 高正荣, 窦希萍.
破碎波作用下淤泥含沙量分布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4): 38-43.
|
[10] |
陈磊,曹光荣.
三峡船闸完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4): 92-97.
|
[11] |
刘怀湘,陆永军,左利钦.
三峡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12] |
胡亚安,张瑞凯,李云,宗慕伟,李君.
提高三峡船闸完建期通过能力措施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4): -.
|
[13] |
高亚军,李国斌,陆永军.
三峡电站日调节对下游宜昌站水位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2): -.
|
[14] |
金中武,郭炜,刘士河.
三峡库区涪陵港区码头对长江涪陵段防洪的影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1): 39-43.
|
[15] |
黄颖,李义天,韩飞.
三峡电站日调节对下游河道水面比降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62-66.
|
[16] |
刘川顺,黄站峰.
三峡水库水位泄降速度对库岸防护堤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4): 49-52.
|
[17] |
张瑞凯.
三峡船闸末级闸首超长泄水廊道中阀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1): -.
|
[18] |
丁道扬.
用数值模拟法探讨三峡坝体深孔体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0, (3): -.
|
[19] |
刘家驹.
在风浪和潮流作用下淤泥质浅滩含沙量的确定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8, (2): -.
|
[20] |
胡又.
单板微机在含沙量测定中的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6,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