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沙海飞, 范丽丽, 李子祥, 徐佳怡.
水垫塘动水冲击压力测压管灵敏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6): 68-72.
doi: 10.12170/20210803001
|
[2] |
童朝锋, 曹益铭, 高祥宇, 孟艳秋.
海南红塘湾潮汐不对称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3): 9-15.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3.002
|
[3] |
傅铭焕, 张志昌, 梁锋, 郭曙啸, 余建平.
波状床面消力池水跃特性试验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1): 100-106.
|
[4] |
魏炳乾, 龚秀秀, 严培, 王非, 庞洁, 胡红胜.
基于水流黏滞性的模型沙选择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4): 27-31.
|
[5] |
庞雪松, 杜敬民, 假冬冬, 张幸农, 曹民雄.
西江长洲枢纽下游近坝段水位下降特征及调控措施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3): 42-48.
|
[6] |
李君,宣国祥,黄岳.
赣江石虎塘航运枢纽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1): -.
|
[7] |
唐晓松,郑颖人.
水位下降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1): 1-6.
|
[8] |
黄永葛.
水口枢纽坝下水位下跌治理方案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3): 51-56.
|
[9] |
周宜林,陈立,王明甫.
冲积河流的水流挟沙能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2): 7-15.
|
[10] |
李昌华,吴道文,夏云峰.
平原细沙河流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的模型相似律及设计方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1): 1-8.
|
[11] |
刘月琴.
万年洲浅滩航道整治动床河工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2): 46-51.
|
[12] |
金菊良,杨晓华,金保明,丁晶.
具有周期变化和下降趋势的地下水位的预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0, (3): 53-57.
|
[13] |
卢金友.
水利枢纽下游河道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4, (Z1): -.
|
[14] |
洪大林,唐存本.
泥沙扬动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4, (4): -.
|
[15] |
万声淦.
动床k-ε紊流模型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3, (4): -.
|
[16] |
刘洁,毛昶熙,沙金煊.
摄动方法求解水库水位下降时土坝中浸润线的位置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2, (1): -.
|
[17] |
姜树海.
用可靠性分析优化确定消能塘底高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2, (2): -.
|
[18] |
黄建维.
汕头港外拦门沙整治措施的动床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1, (1): -.
|
[19] |
李百连.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区泥沙模型施工通航方案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8, (4): -.
|
[20] |
柴挺生.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坝区河势问题的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