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辛长虹, 赵引.
考虑非饱和渗流的谷幅变形对高拱坝影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4): 36-45.
doi: 10.12170/20210114003
|
[2] |
刘杨, 胡斌, 盛建龙, 李京, 崔凯.
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高边坡降雨渗流特性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5): 67-75.
doi: 10.12170/20201101001
|
[3] |
林国财, 谢兴华, 阮怀宁, 朱珍德, 卢斌, 徐晨城, 路晓刚.
降雨入渗边坡非饱和渗流过程及稳定性变化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3): 95-102.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3.012
|
[4] |
张信贵, 许胜才, 易念平.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饱和-非饱和土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3): 10-19.
|
[5] |
潘德位, 林成新, 孙德平, 刘志杰, 周超玉.
基于GHS软件的倾覆船舶扳正计算与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6): 78-83.
|
[6] |
陈鸣,吴永祥,陆卫鲜,朱佳,杨红秀.
InfoWorks RS、FloodWorks软件及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4): -.
|
[7] |
孙元元.
非恒定降雨入渗下砂土和壤土非饱和性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1): 61-64.
|
[8] |
董建军,邵龙潭,刘永禄.
基于图像测量的非饱和土p-s平面屈服轨迹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3): 6-11.
|
[9] |
李守德,王保田,张福海,张文慧.
降雨入渗与蒸发过程中非饱和土边坡土体吸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5, (3): 31-36.
|
[10] |
沈珠江,米占宽.
膨胀土渠道边坡降雨入渗和变形耦合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7-11.
|
[11] |
沈珠江.
非饱和土简化固结理论及其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4): 1-6.
|
[12] |
刘洁,毛昶熙.
堤坝饱和与非饱和渗流计算的有限单元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7, (3): -.
|
[13] |
陶同康,李定方,鄢俊.
复合土工薄膜心墙坝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5, (4): -.
|
[14] |
宣国祥,张瑞凯,宗慕伟.
单级船闸输水系统分析及水力计算软件包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4, (Z1): -.
|
[15] |
李吉庆,毛昶熙.
渗流作用下土坡稳定分析的积分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3, (3): -.
|
[16] |
杨代泉,沈珠江.
非饱和土孔隙压力系数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2, (3): -.
|
[17] |
杨代泉,沈珠江.
非饱和土一维广义固结的数值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1, (4): -.
|
[18] |
李吉庆,毛昶熙.
渗流作用下土坡稳定计算方法的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1, (3): -.
|
[19] |
郭家禄,施萍.
非饱和粘性土的动力特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7, (3): -.
|
[20] |
吴良骥,G·L·Bloomaburg.
饱和—非饱和区中渗流问题的数值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