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雪松, 钱文勋, 葛津宇, 胡家宇, 章陶然.
表面磨损与碳化作用下船闸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3): 75-83.
doi: 10.12170/20220303003
|
[2] |
王继敏, 白银, 丁建彤, 毛学工, 蔡跃波.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长期膨胀变形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2): 138-149.
doi: 10.12170/20210805001
|
[3] |
甘磊, 冯先伟, 沈振中.
盐冻作用下水工混凝土强度演化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4): 131-139.
doi: 10.12170/20210725001
|
[4] |
康春涛, 贡力, 王忠慧, 杨轶群, 王鸿.
利用灰色残差GM(1,1)-Markov模型预测水工混凝土的劣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1): 95-103.
doi: 10.12170/20200228002
|
[5] |
徐媛媛, 彭刚, 王乾峰, 肖姝娈, 李威, 彭竹君.
真三轴应力下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及破坏准则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1): 133-141.
doi: 10.12170/20200305003
|
[6] |
张秋宇, 王立成.
基于能量法的水环境混凝土疲劳裂缝扩展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3): 106-113.
doi: 10.12170/20190303001
|
[7] |
汪加梁, 杨绿峰, 余波.
圆形截面混凝土中氯离子时变扩散解析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5): 76-84.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5.010
|
[8] |
程卓群, 彭刚, 孙尚鹏, 王普, 刘苗苗.
基于Najar能量法的混凝土动态双轴受压损伤特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4): 100-106.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4.014
|
[9] |
孙豹, 王乾峰, 徐童淋, 贺路翔.
冻融劣化混凝土压剪作用下力学特性及破坏准则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4): 107-115.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4.015
|
[10] |
孙豹, 彭刚, 王乾峰, 杨紫辉.
混凝土剪切强度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3): 112-118.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3.014
|
[11] |
程卓群, 王乾峰, 王普, 孙尚鹏, 刘苗苗.
双轴受压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及破坏准则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5): 101-107.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5.013
|
[12] |
肖洋, 彭刚, 王乾峰, 罗曦.
考虑率效应的混凝土压剪强度及破坏准则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4): 46-53.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4.007
|
[13] |
徐童淋, 彭刚, 杨乃鑫, 柳琪.
混凝土冻融劣化后动态单轴抗压特性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6): 69-78.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6.010
|
[14] |
谢京辉, 彭刚, 陈灯红, 操佩, 柳琪.
不同初始孔隙水压力下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3): 99-106.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3.014
|
[15] |
赵井辉, 刘福胜, 韦梅, 程明.
花岗岩石粉细度及掺量对混凝土微观孔隙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2): 39-45.
|
[16] |
洪斌.
基于可靠度随机有限元法的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2): 26-32.
|
[17] |
吴烨,朱雅仙,刘建忠.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时变性规律与计算模型适用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3): 50-55.
|
[18] |
林凯生,李宗利.
高孔隙水压作用下混凝土渗流-损伤耦合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2): -.
|
[19] |
贲能慧,任旭华,许朴.
复杂多滑动面混凝土重力坝稳定分析与安全评价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2): -.
|
[20] |
魏巍巍,贡金鑫,李龙.
使用荷载下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应力的计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