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雅望, 盛辉, 许庆华, 曲玉冰, 邢飞, 李占海, 汪亚平.
近40年来长江口沉积物粒度变化及其对底床冲淤的响应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5): 8-18.
doi: 10.12170/20210628002
|
[2] |
刘红, 顾勇, 马兴华, 金鏐.
连云港海域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交换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3): 33-40.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3.005
|
[3] |
童朝锋, 郑联枭, 孟艳秋, 时健.
兴化湾悬沙输移机理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2): 1-10.
|
[4] |
丁磊, 窦希萍, 高祥宇, 潘昀, 焦增祥.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量时间序列混沌特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2): 97-103.
|
[5] |
李文正, 万远扬.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强度与潮汐动力相关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5): 29-33.
|
[6] |
左利钦,陆永军,李浩麟.
再论瓯江口拦门沙回淤及治理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3): 6-13.
|
[7] |
辛文杰,贾雨少,何杰.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试挖槽回淤特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2): 71-78.
|
[8] |
左书华,韩志远,赵洪波,杨华.
九龙江口一厦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动力响应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4): -.
|
[9] |
马进荣,徐相波,刘信华.
沙质海岸外航道回淤计算方法及其检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1): -.
|
[10] |
刘杰,纪为刚,王元叶,程海峰,赵德招.
长江口北槽表层悬沙粒径变化及其对OBS标定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3): -.
|
[11] |
莫思平,辛文杰,应强.
广州港深水出海航道伶仃航段回淤规律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1): 42-46.
|
[12] |
王顺中,李浩麟.
瓯江口拦门沙航道回淤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3): 18-24.
|
[13] |
夏云峰,蔡宁生,潘军宁.
电厂从港池取水对进港航道及港池回淤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1, (4): 16-21.
|
[14] |
徐敏,张金善.
虾峙门航道回淤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2): 189-195.
|
[15] |
陈勇,刘家驹.
有掩护的电厂取水区的回淤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7, (1): -.
|
[16] |
曹民雄,应强,孔祥柏.
崖门口航道挖槽水力学概化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7, (1): -.
|
[17] |
罗肇森.
珠江口伶仃洋深水航道开发方案的回淤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5, (2): -.
|
[18] |
徐啸.
近海航道回淤预报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1, (1): -.
|
[19] |
罗肇森,辛文杰,黄晋鹏.
珠江黄埔新沙港区泥沙回淤预报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7, (4): -.
|
[20] |
刘家驹.
连云港外航道的回淤计算及预报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0,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