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雅望, 盛辉, 许庆华, 曲玉冰, 邢飞, 李占海, 汪亚平.
近40年来长江口沉积物粒度变化及其对底床冲淤的响应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5): 8-18.
doi: 10.12170/20210628002
|
[2] |
万远扬, 吴华林.
径流量变化对长江口北槽最大浑浊带影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5): 1-7.
doi: 10.12170/20210422001
|
[3] |
刘杰, 程海峰, 韩露, 叶婷婷, 王珍珍.
流域水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口河槽演变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2): 1-9.
doi: 10.12170/20200313001
|
[4] |
代炳珂, 路川藤, 韩玉芳, 李瑞杰, 罗小峰.
1958年以来长江口南、北支河段河床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2): 27-37.
doi: 10.12170/20210105003
|
[5] |
耿浩博, 张洪生, 洪杨彬, 胡国栋.
长江口海域风浪场的计算与特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5): 48-56.
doi: 10.12170/20200102003
|
[6] |
钱明霞, 路川藤, 孙高霞, 丁伟, 朱方剑.
地形变异条件下长江口南港河段水动力变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1): 51-58.
doi: 10.12170/20181223001
|
[7] |
陈维, 匡翠萍, 顾杰, 贺露露.
长江口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特征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1): 58-65.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1.009
|
[8] |
赵德招, 万远扬.
2015年长江口航道运行维护特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2): 82-90.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2.011
|
[9] |
唐东跃, 张沈阳, 何文亮.
浙江沿海及长江口同步潮位数据比较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2): 100-106.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2.013
|
[10] |
丁磊, 窦希萍, 高祥宇, 徐海东, 缴健.
长江口2013年和2014年枯季盐水入侵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4): 47-53.
|
[11] |
钱明霞, 路川藤, 罗小峰, 朱思雨.
长江口北槽潮波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5): 54-60.
|
[12] |
陈尊庚, 董文强, 倪云林, 杨辉.
象山港岸滩演变和海床冲淤变化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5): 82-88.
|
[13] |
周银军, 王军, 徐育平, 钱圣.
长江黄陵庙至南津关河段河势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1): 38-46.
|
[14] |
刘高伟, 程和琴, 杨忠勇.
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前后北槽中上段水动力及含沙量变化特征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6): 7-16.
|
[15] |
李文正, 万远扬.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强度与潮汐动力相关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5): 29-33.
|
[16] |
李文正.
长江口南港瑞丰沙整治工程对周边河势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4): 87-92.
|
[17] |
杨云平,李义天,王冬,韩剑桥.
长江口悬沙有效沉速时空变化规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5): 24-29.
|
[18] |
刘杰,纪为刚,王元叶,程海峰,赵德招.
长江口北槽表层悬沙粒径变化及其对OBS标定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3): -.
|
[19] |
张俊勇,陈立,吴华林,许文盛.
长江口全沙物模研究基础及展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2): -.
|
[20] |
窦希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