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天玲, 吕锡芝, 刘姗姗, 王建伟, 李晨昊, 冯贱明.
黄河流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技术框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1): 28-36.
doi: 10.12170/20211112003
|
[2] |
胡庆芳, 朱荣进, 王银堂, 李伶杰, 李曦亭.
太湖流域典型洪水的降水和水位要素解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5): 40-49.
doi: 10.12170/20210914001
|
[3] |
黄宇明, 缴健, 窦希萍, 郭海军, 丁磊.
基于Copula函数的大通站水沙特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4): 37-45.
doi: 10.12170/20210408003
|
[4] |
冯峰, 靳晓颖, 刘翠, 冯跃华.
基于相对差异函数的海绵城市弹性评价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1): 53-61.
doi: 10.12170/20200318002
|
[5] |
周平, 周玉良, 金菊良, 宁少尉, 崔毅, 吴成国.
基于梅雨监测指标的安徽江淮地区梅雨过程识别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6): 9-15.
doi: 10.12170/20200823003
|
[6] |
廖敏涵, 刘九夫, 廖爱民, 黄一昕, 蔡钊, 闵星, 李薛刚.
翻斗式雨量计翻斗旋转时间特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4): 119-126.
doi: 10.12170/20190610001
|
[7] |
杨帆, 周钰林, 范子武, 乌景秀, 贾本有, 刘国庆, 谢忱, 王朝勇.
苏南运河沿线精细化水文-水动力模型构建及验证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1): 16-24.
doi: 10.12170/20190501001
|
[8] |
陶雨薇, 王远坤, 王栋, 倪玲玲.
太湖流域湖西区暴雨时空分布特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3): 43-50.
doi: 10.12170/20190430002
|
[9] |
王丹青, 许有鹏, 王思远, 王强, 袁甲, 胡尊乐.
城镇化背景下平原河网区暴雨洪水重现期变化分析——以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为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5): 27-35.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5.004
|
[10] |
张幸农, 高翔宇, 窦希萍.
泥沙模型时间变态影响消减措施探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3): 1-7.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3.001
|
[11] |
诸发文, 陆志华, 蔡梅, 王元元.
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水系连通性评价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4): 52-58.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4.008
|
[12] |
王磊之, 胡庆芳, 王银堂, 胡艳, 刘勇.
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降水空间估算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6): 44-51.
|
[13] |
吴浩云, 王银堂, 胡庆芳, 刘勇, 崔婷婷.
太湖流域洪水识别与洪水资源利用约束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5): 1-8.
|
[14] |
郭武.
基于PSO的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调度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2): 43-47.
|
[15] |
邓鹏鑫, 胡庆芳, 王银堂, 王磊之, 崔婷婷.
太湖流域降水不均匀性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5): 34-40.
|
[16] |
吴永祥,王高旭,丰华丽,伍永年,徐慧,雷四华,汤绍青,施睿.
区域层面河湖功能区划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3): -.
|
[17] |
张子明,郑国芳,宋智通.
基于等效时间的早期混凝土温度裂缝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1): 41-44.
|
[18] |
韩同春.
水玻璃浆液的聚合时间探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3): 269-.
|
[19] |
李怀恩,樊尔兰,沈冰.
流域汇流计算的逆高斯分布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4, (Z1): -.
|
[20] |
叶坚,窦国仁.
紊流模型中壁函数关系的改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0,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