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红霞, 王建中, 朱立俊.
新水沙条件与整治工程下和畅洲汊道演变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5): 19-26.
doi: 10.12170/20210208004
|
[2] |
陈雅望, 盛辉, 许庆华, 曲玉冰, 邢飞, 李占海, 汪亚平.
近40年来长江口沉积物粒度变化及其对底床冲淤的响应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5): 8-18.
doi: 10.12170/20210628002
|
[3] |
刘杰, 程海峰, 韩露, 叶婷婷, 王珍珍.
流域水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口河槽演变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2): 1-9.
doi: 10.12170/20200313001
|
[4] |
万远扬, 吴华林.
径流量变化对长江口北槽最大浑浊带影响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5): 1-7.
doi: 10.12170/20210422001
|
[5] |
钱明霞, 路川藤, 孙高霞, 丁伟, 朱方剑.
地形变异条件下长江口南港河段水动力变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1): 51-58.
doi: 10.12170/20181223001
|
[6] |
夏云峰, 杜德军, 屈波, 缪张华.
大型潮汐河工模型试验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1): 1-8.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1.001
|
[7] |
丁磊, 陈黎明, 高祥宇, 缴健, 胡静.
长江口水源地取水口盐度对径潮动力的响应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5): 14-23.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5.003
|
[8] |
赵德招, 万远扬.
2015年长江口航道运行维护特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 (2): 82-90.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2.011
|
[9] |
夏威夷, 赵晓冬, 张新周.
椒江河口径、潮流变化对含沙量时空分布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3): 35-45.
|
[10] |
钱明霞, 路川藤, 罗小峰, 朱思雨.
长江口北槽潮波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5): 54-60.
|
[11] |
陈冬, 陈一梅, 黄召彪.
长江下游黑沙洲南水道演变特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2): 84-90.
|
[12] |
朱远, 罗小峰.
长江口南港河槽容积变化特征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4): 28-36.
|
[13] |
曲红玲, 尤薇, 马洪亮.
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航道开挖可行性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1): 70-77.
|
[14] |
李文正.
长江口南港瑞丰沙整治工程对周边河势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4): 87-92.
|
[15] |
李文正, 万远扬.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强度与潮汐动力相关性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5): 29-33.
|
[16] |
杨云平,李义天,王冬,韩剑桥.
长江口悬沙有效沉速时空变化规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5): 24-29.
|
[17] |
刘杰,纪为刚,王元叶,程海峰,赵德招.
长江口北槽表层悬沙粒径变化及其对OBS标定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3): -.
|
[18] |
窦希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8, (2): -.
|
[19] |
孙昭华,陈飞,郭小虎.
长江下游近河口段一维水沙数值模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7, (3): 44-50.
|
[20] |
吴德安,张忍顺.
陈家坞槽潮流特征及潮流流速垂线分布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3): 4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