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继敏, 白银, 丁建彤, 毛学工, 蔡跃波.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长期膨胀变形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 (2): 138-149.
doi: 10.12170/20210805001
|
[2] |
高梦娜, 王旭, 李建东, 张延杰, 蒋代军.
膨润土石灰改良黄土强度及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5): 86-93.
doi: 10.12170/20210818003
|
[3] |
杜玉会, 李双喜.
低活性矿渣内养护水泥砂浆自收缩与孔结构分析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3): 136-144.
doi: 10.12170/20210628001
|
[4] |
陈永, 黄英豪, 朱洵, 吴敏, 王硕, 朱锐.
冻融循环对膨胀土变形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 (5): 112-119.
doi: 10.12170/20210116001
|
[5] |
吴福飞, 董双快, 宫经伟, 邓洪刚, 叶鸿宏.
不同养护方式下锂渣反应程度和微观形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2): 104-111.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8.02.014
|
[6] |
赵井辉, 刘福胜, 韦梅, 程明.
花岗岩石粉细度及掺量对混凝土微观孔隙的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2): 39-45.
|
[7] |
王玉军, 翟爱良, 赵佳, 吴明明, 高涛.
再生砖骨料植生混凝土植生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 (3): 90-95.
|
[8] |
刘攀.
预吸水多孔钢渣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影响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2): 79-83.
|
[9] |
张丽娟, 刘仁钊.
南沙港淤泥固化前后物理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变化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3): 31-36.
|
[10] |
赵书锋.
黏土砖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 (3): 108-112.
|
[11] |
王纯合, 翟爱良, 季昌良, 韩健, 王成名.
再生砖骨料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4): 40-44.
|
[12] |
季昌良,翟爱良,翟文举,陈树建,王纯合.
再生砖粗骨料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6): 59-64.
|
[13] |
石修松,程展林,王路君.
岩土本构模型的模糊系统辨识方法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3): -.
|
[14] |
韦立德,徐卫亚,邵建富.
饱和非饱和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2): 12-17.
|
[15] |
汪基伟,巫昌海,岳璐璐.
混凝土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中εic计算公式的改进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9, (3): 264-.
|
[16] |
高作平,甘良绪,刘小明.
新老混凝土界面连接技术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8, (3): -.
|
[17] |
王光纶,张楚汉,阎承大.
水库淤砂对动水压力波反射效应的饱和多孔粘弹性模型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93, (1): -.
|
[18] |
黄亦芬,窦国仁.
均质高浓度流从层流向紊流的过渡及紊动强度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9, (2): -.
|
[19] |
郦能惠.
多孔混凝土的动力模量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5, (2): -.
|
[20] |
孔祥柏,孙梅秀.
川江砖灶子浅滩航道整治模型试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981,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