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2): 120-120.
引用本文: 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2): 120-120.

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研究团队依托国家“863”计划“20万吨级深水板桩码头关键技术研究”及30多项深水板桩码头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围绕板桩码头深水化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历时10余年开展攻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创建了“半遮帘式”、“全遮帘式”、“分离卸荷式”和“带肋板的分离卸荷式”4种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将我国的板桩码头建设水平从3.5万吨级提升至20万吨级,建成了世界上最大吨级的板桩码头; 完善了板桩结构理论体系,提出4种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计算分析模型,解决了地基—板桩—遮帘桩(卸荷承台)之间复杂相互作用难题; 开发了深水板桩码头5大新技术,包括数值仿真技术、离心模拟技术、现场监测技术、地基液化与码头结构抗震技术和超深板桩码头施工技术,解决了海岸带复杂环境下板桩结构的模拟、安全与风险评估、施工等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河北唐山港、江苏盐城滨海港、马尔代夫某港区等国内外多个大型港口工程建设中,共建成5-20万吨级深水板桩码头泊位57个,码头岸线长度达14.7km,年货物通过能力达2.58亿吨。近3年内新建板桩码头泊位新增产值67.2亿元,新增利税29.4亿元。

    主要完成人:蔡正银,刘永绣,于泳,季则舟,关云飞,李立东,刘进生,徐光明,郑建民,唐小微,赵辉,高长胜,王玉红,李景林,杨鸿钧

    主要完成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深基工程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  关云飞  供稿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74
  • HTML全文浏览量:  24
  • PDF下载量:  240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1-05
  • 刊出日期:  2018-03-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