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第4期

显示方式:
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的试验研究
窦国仁, 万声淦, 陆长石
1995, (4).
摘要:
为研究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建造了长达800m的全沙试验模型。模型范围包括长江和嘉陵江约200km的天然河段。进行了清水、浑水验证以及蓄水位高程为175、180和156m的长系列模型试验。明确了各蓄水位方案下变动回水区河段的冲淤规律、泥沙淤积对该区航道和沿江港口的影响。为三峡工程的技术验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湘江下摄司河段航道整治与行洪关系
唐存本, 张幸农, 张思和, 蔡国正
1995, (4).
摘要:
湘江下摄司浅滩群河段的两岸具有港口、集镇和大型企业,皆有航运和取水需要;且河道的防洪也至关重要;众多的限制条件使得航道整治难度极大。通过分析和河工模型试验,提出了兼顾各限制条件的整治工程方案。工程实施后使河段达到千吨级通航标准。
长江八卦洲汊道整治河工模型试验
孙梅秀, 李昌华, 应强, 吴道文
1995, (4).
摘要:
为解决长江八卦洲汊道的治理,进行了定床及动床河工模型试验。提出的整治工程方案已被采纳实施。近年实测资料表明,工程已见成效,成功地防止了右汊内新生圩港的淤积,并缓解了左汊的衰退趋势。对汊道及边滩型河道的演变理论及整治方法提出的新见解,以及取得的整治经验对长江大河的整治有普遍意义。
高水头船闸反弧形阀门门顶缝隙流特性及其应用
胡亚安, 郑楚珮, 凌国增
1995, (4).
摘要:
本文介绍了高水头船闸门顶缝隙流的1:1切片模型试验及其机理;阀门段廊道减压模型中的通气部位比较试验;门楣通气方式以及两座船闸门楣自然通气措施的实际应用情况。原型观测成果表明,门楣自然通气不仅可减免顶止水缝隙空化,而且可抑制阀门底缘空化,改善船闸运行条件。
偏心铰弧形闸门的流激振动
阎诗武, 严根华, 蒋梁, 骆少泽, 金树训, 李纪新
1995, (4).
摘要:
结合小浪底工程排沙洞偏心铰工作弧形闸门,在模型中首次模拟偏心铰产生的特殊水动力荷载。通过实验模态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法研究结构的动特性,建立并完善了数学模型。应用CADA及有限元动力修改进行了结构动态优化设计。经水弹性相似试验及计算机仿真计算表明,优化设计方案的结构布置合理、抗振性能增强,证实了高水头偏心铰弧形闸门具有局部开启运行的可能性。
复合土工薄膜心墙坝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计算
陶同康, 李定方, 鄢俊
1995, (4).
摘要:
采用应力与渗流耦合方程组,对竹寿水库心墙坝应用复合土工薄膜连同砾质粘土心墙作组合防渗体进行了计算。考虑了复合膜两侧土料的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滑移,及复合膜具有较高抗拉强度而抑制土体应变,分别按接触单元和线单元进行处理。
瀑布沟心墙堆石坝地震裂缝分析
陈生水, 郦能惠
1995, (4).
摘要:
本文首先建议了判别土质心墙坝地震裂缝的应力与变形判据。然后,运用“南水”双屈服静力弹塑性数值模型及等价粘弹性动力模型,结合瀑布沟高心墙堆石坝进行了6种方案的静、动力应力应变计算。对该坝产生地震裂缝的可能性提出了判断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土石坝地震裂缝分析方法与抗裂措施。
岸坡稳定的离心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分析
徐光明, 章为民, 蔡飞, 赖忠中
1995, (4).
摘要:
结合上海宝山钢铁连铸工程岸被基础的静、动力稳定问题,同时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进行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能相互印证,其结论更具说服力。
黄石大桥主梁高强砼变形参数试验与应用
唐崇钊, 盛兆宝, 王忠明
1995, (4).
摘要: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主梁55MPa高砼变形参数试验包括:弹性模量、徐变、收缩及受弯构件的长期变形等。试验结果将为大桥主梁施工位移监控提供实用性依据。并较全面地给出应用各试验结果时的取值和修正方法。
矿渣砼在模拟现场条件下的工程性能
卢安琪
1995, (4).
摘要:
文中研究了矿渣掺量为0、30%、50%及70%的砼半绝热温升、抗压、抗拉强度等性能;研究了模拟现场温度和湿度条件对砼强度发展的影响。还对矿渣砼的抗裂性进行了评估。
沟后面板坝溃决的研究
李君纯
1995, (4).
摘要:
文中介绍了沟后面板坝的工程概况、蓄水运行和溃坝的情形。提出了面板砂砾坝溃决过程的阶段划分、各阶段的破坏机理、破坏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为今后建此类坝提出了6点建议。
土石坝渗流统计数学模型
盛金保, 刘嘉 , 李君纯
1995, (4).
摘要:
在全面分析渗流监测效应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多项式形式的渗流统计数学模型。通过工程中的应用证明,该形式统计数学模型效果好,且有实用价值。